“亞馬遜發布了2022年一季度財報表明,其一季度虧損38.44億美元”
去年以來,讓越來越多的賣家考慮“去亞馬遜化”,亞馬遜2022年一季度出現了虧損。
4月29日,亞馬遜發布了2022年一季度財報表明,其一季度虧損38.44億美元,是2015年以來首次出現虧損情況。
雖然亞馬遜解釋,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,是受到了俄烏軍事沖突的影響。但有業內人士認為,亞馬遜的虧損跟中國賣家“放棄”亞馬遜有莫大干系。
據該業內人士統計,僅2022年初至今,天眼查上有關“深圳跨境電商”關鍵詞的企業就減少了3000多家。
3月22日,人民日報海外版發布了文章《化解跨境電商渠道的“卡脖子”風險》一文,認為目前中國跨境電商賣家正在經歷“去亞馬遜化”趨勢。
主要原因有三:
一是亞馬遜廣告費逐年遞增,流量獲取成本越來越高。而中國賣家可以通過Facebook、TikTok、YouTube等渠道獲得更便宜的流量;
二是亞馬遜對中國外貿企業賬號肆無忌憚地大封殺,讓廣大跨境電商企業危機感劇增;
三是亞馬遜從2021年4月起,不在提供消費者姓名、地址等詳細信息,中國賣家無法獲取核心數據,無法根據消費者喜好做出更好的改進。
而這,導致一批中國賣家離開亞馬遜平臺。
這篇文章被Marketplace Pulse捕捉到,并引用了,認為中國賣家已經不想依賴亞馬遜了。

諸多賣家的流失,或許才是亞馬遜一季度出現大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具體原因是否真是如此?尚未有定論。
不過從此番亞馬遜對大量無品牌賣家被篡改品牌一事的應對,可以看出亞馬遜還是在竭力幫助賣家解決問題的。同時,也反饋出亞馬遜品牌體系的漏洞。
亞馬遜是否會對該漏洞進行“補救”?增加新的限制措施?我們拭目以待。也希望所有受害賣家,品牌能夠早日恢復。(文/億觀資訊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