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近日,美國用戶打開Temu,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帶著“local”綠色標簽的商品。這些商品,就是“本地發貨”的半托管產品。”
在某些細分類目里,半托管商品甚至出現了霸屏現象,將全托管商品“團團包圍”。

圖/在某些類目中Temu半托管產品“霸屏”
與之相對應的是,一批賣家開始抱怨,全托管商品流量掉了許多,銷量也下跌了50%以上。一位賣家透露,之前每日銷量穩定在1000單,如今暴跌到300單。
單量下跌,除了跟流量下滑有關之外,還跟全托管商品大規模漲價有關。
目前,許多全托管商品的售價上升了一半,甚至翻倍。深圳賣家劉森透露,其店鋪里的商品售價全面上漲,有些的商品售價,甚至比亞馬遜同款貴了幾十美元。劉森接下來不知道該如何賣。
另一項抽樣調查結果也顯示,Temu部分全托管商品價格(從2月5日到2月7日),已經失去相對于亞馬遜同款商品的優勢,例如,某款男士短袖衫漲價了41%,與亞馬遜同款商品的差距,縮小了22%,某女士半身裙也漲價13%,而某款煎鍋漲價29%,價格超過了亞馬遜同款商品。
Temu全托管迎來了巨變。
雖然迫于“清關問題”,特朗普目前暫時恢復了“800美元以下商品”的關稅豁免,但美國加稅10%以及取消“關稅豁免”的作用力,最終會傳導到Temu上。屆時,Temu不可避免地遭受“三連暴擊”,一是關稅成本大增(基礎關稅+10%加稅);二、增加海關操作費;三、履約周期更長:原有的T86簡化清關流程,不得不切換到傳統的T11流程,要提交更多文件,經歷更多審查環節,被扣單、檢查、罰款的可能性大大提升。這樣一來,Temu不僅要支付額外的海關操作費,其跨境小包的履約時效將大大拉長。
目前雖然還處在小包直郵關稅豁免的過渡期,但在可預見的壓力下,Temu已經著急地加快了轉型步伐。據Temu多位官方經理表示,2025年Temu美國站將繼續加強切量到半托管。
目前,Temu頁面上半托管商品比重的增加,或許正是是“切量”的具體表現。
除了在流量上支持半托管,Temu在半托管的核價政策也在松動,對白牌商品的定價標準,不再強調依照亞馬遜6-7折來執行壓價。
全托管一直是Temu的“親兒子”,而后來的半托管則是“干兒子”。然而,在現有的形勢下,“親兒子”可能靠邊站,“干兒子”即將開始唱主角了。